“保险+科技”走向跨界融合创新
发布时间:2024.11.11
当前,从保险全产业链宏观视角审视,科技无疑是坚实的底色。在政策指引、市场需求、行业转型发展中不难看到,科技更深入、更全面地融入保险业,这种融合发展更像是化学反应,而非简单的物理反应。前者发展出了新的形态,产生了“1+1>2”的效果;后者并没有产生新的形态,改变其原有性质。
缘何“保险+科技”能够产生化学反应?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业和其他金融领域相比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场景非常丰富,从产品设计到分销、承保、定价、管理、理赔等,每个环节都有大量可以运用科技手段、数字化手段进行赋能的细分领域;保险业拥有大量的数据积累,海量、高质量的数据为AI和大模型训练更新迭代提供了天然的优质土壤。这也解释了为何会有观点认为,保险业可能是AI突破创新获益*大的金融领域板块。换句话说,保险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是“原子化”的。
在保险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构建开放合作生态已愈发成为行业共识。“开放合作”就像给“保险+科技=全新可能性”这一跨界融合创新的化学公式添加了“催化剂”,让这一“反应过程”更为剧烈。
当下,不乏保险机构正在寻求机会与拥有研发创新能力的科技公司跨界合作,共拓行业高质量发展。比如新华保险与华为在信息科技、人才培养、保险服务、投融资等方面将探索有效的合作路径;中国人保与中国移动共同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保险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在人工智能和算力网络领域的创新合作等。
同时,伴随着技术的革命性突破,部分传统保险业也在焕发出全新生机。比如美国的财产分析和风险平台Zesty创新研发野火、风暴、冰雹等气候风险模型,其中可预测性人工智能野火风险模型Z-Fire可为每处房产提供个性化的野火风险评分,帮助客户与保险企业进行风险管理,该模型已经在美国市场中得到了广泛采用;汇丰人寿创新推出一站式健康科技数字平台,包含医生咨询、健康扫描、索赔管理、诊所预订等七大功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中国人寿推出AI数字员工,客户在浏览公司APP时,AI数字员工可通过视频讲解,实现陪伴式产品导购服务;中国平安通过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合成及图像识别等技术打造了一套全流程自动化的智能理赔流程,显著提升了理赔效率,优化了用户体验;阳光保险发力大模型领域,创新研发阳光正言GPT,并结合应用场景打造销售机器人、人伤理赔机器人等多款机器人产品,迈向“一台机器与一群客户”终极目标等。
围绕行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保险业将紧抓科技金融、数字金融机遇,不断深化AI、大模型、大数据等科技应用,实现保险科技融合创新发展,在量变之中完成质变。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